对于我们90后这一代人来说,花滑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家乡是没有冰场的。所谓的冰上活动,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雪上运动,也就是冬天的打雪仗或者堆雪人了。滑旱冰,我小时候倒是尝试过一二。至于滑真冰,那也是我来到美国之后才接触到的。于是乎,当看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美国花滑选手都和我一样,有着黑色的眼睛和头发,黄色的皮肤时,我们也是才意识到原来花滑在华裔家庭中是一件多么流行的运动。虽然亚裔只占美国人口的7%,但在美国各地的冰场和比赛中,亚裔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族裔。别的地方我们没有去过,但在曼哈顿的Chelsea Pier Ice Rink, 大概有一半都是亚裔家庭。我们身边的很多中国家庭,也会选择让家里的小朋友选择花滑作为她们的课余活动,特别是女孩子。
在我的印象里面,一直以为只有夏季的奥运会才是奥运会,甚至都不知道还有一个冬季奥运会。真的是孤陋寡闻了。随之2019年北京成功举办冬季奥运会,以及谷爱凌,陈巍等年轻亚裔面孔登上最高领奖台,花滑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一个流行词。
而我们也算是顺应了大潮流,本着启蒙教育要趁早的想法,“擅作主张”地给Mia选择了Chelsea Pier Ice Rink作为了她花滑的主场和学校。我们深知,时光飞逝,白马过隙,所有美好的瞬间都会被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所以我们想以文字和图像的方式记录下Mia的花滑之路。这样,就算她将来无论她如何在冰上上跳跃,旋转,那些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依旧历久弥新,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初心。
第一节滑冰课
纽约的滑冰场其实有蛮多的,曼哈顿最适合小孩子上学的就是 Chelsea Piers 61号码头的 Sky Rink (官网)。
第一次带Mia去体验滑冰是2022年9月份(Mia已经3岁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偌大的滑冰场里虽然寒气逼人,但掩盖不住热闹的气氛。因为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滑冰场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小孩子们抱着桔红色的路障(cone)当作小工具在冰上小试拳脚。
因为这是Mia的第一节滑冰课,我们还是非常期待的。看着她第一次穿上冰鞋,和其他蓝色的冰鞋不同,Mia当时在冰场能租到的冰鞋还是最小只的粉红色,我们笨拙的给她穿上,牵着她的手一步一晃地走向滑冰场,就像一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企鹅。
根据Chelsea Pier的说法,3岁是最早能上滑冰课的年龄,所以作为一个8月份出生的小朋友,Mia在班上是年龄最小的,不过和其他小朋友相比,应该差距也就半年。加上是第一节课,我们都认为大家的表现应该都差不多,在冰上站不住,跌倒,然后大声叫妈妈爸爸。结果呢,好家伙,除了Mia,其他小朋友一个个在冰上稳稳的站着,大多都不需要帮助,有些甚至还能慢慢地滑起来。这可把我们给震惊了,不是说3岁才能开始学吗?这些外国小孩怎么一个比一个6,为啥全班10多个小朋友,就我们这一家哭得那么凄凉。好不容易抱进去了,一个人抱着橘黄色cone,一边哭,一边拼了命地往出口蹭。后来我们才了解到,很多大半岁的小孩子已经参加过一次夏令营,所以有一定的基础。
第一节课,30分钟,Mia小朋友哭了大概25分钟,最后5分钟是是在没力气了,抱着cone在场边默默抽泣。
第二节课,30分钟,Mia小朋友又一次哭了20分钟,最后10分钟又是抱着cone在场边看着爸爸妈妈。
第三次课,30分钟,Mia小朋友虽然哭了20分钟,然后在老师的鼓励下,终于能抱着cone一点一点地挪动了。
前面三节课,我们的腰蹲在路口都快断掉了。耐心也有,脾气也有,威胁也有,鼓励也有。终于Mia认识到我们不会轻易放弃滑冰的,她开始了尝试。其中还有一次课,啥也没做,就是老师一个人牵着她的手一圈圈的遛场地。
Mia终于上完了一整节的那一次,我们激动的感谢了老师并且要了名片。萌生了以后也要请私教的想法。
这头几个月里,每节课我们都拿着手机不停的拍,从第一次脱手滑,第一次转弯,第一次转圈圈,第一次捡起地上的玩具,第一次跳跃我们都欣喜不已。Mia虽然经常眼泛泪花,还学会了入场后悄悄滑出来找我们,让人哭笑不得。

新年汇报演出
不知不觉中,Mia这学期的三个月左右的滑冰课要进入尾声了。跟第一节课相比,进步已经很大了。第一不会哭,第二已经不需要路障cone就能在冰上挪动了,我们甚感欣慰。
临近2022年末,Chelsea Pier滑冰场给各位家长发邮件通知会在新年伊始举办一场汇报表演,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报名。一开始,Mia爸爸觉得以Mia现在的水平,参加表演会不会有点勉为其难了就完全没有考虑。但Mia妈妈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特别是对于稍微有点腼腆的小Mia来说,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冰场上表演,这绝对会一次非常有趣的经历。于是乎,Mia妈妈果断报名,一开始还有点担心会不会因为Mia现在还是入门水平,可能会婉拒我们。没想到,Chelsea Pier那边很快就回复我们,非常欢迎Mia地加入,说大不了Mia可以当冰上的一支蜡烛。
虽然拿到了上场的机会,但Mia爸爸其实还是有些担心的。我们发现,Mia是所有入门班级里唯一一个报名参加表演的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有很多都已经学习滑冰超过一年时间了,都没有加入汇演。Mia的滑冰水平还是属于刚刚入门,我们担心到时候如果人一多,这个小朋友在舞台上不敢动了,那可就不妙了。Mia妈妈的心态很轻松,说大不了就真的当冰上的小蜡烛呗。后来发现我们是想多了,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太大,Mia也是有剧本要表演的。
一开始,教练给Mia的动作是在原地转圈,虽然动作不难,但可直接就是c位。然后等后面的小朋友表演完,会有一个教练把她抱起来,环场转一圈,其他的小朋友会用手指着Mia像是指着星星一样,跟着一起转。后来因为有两个小朋友加入,把动作修改成Mia和他们手拉手一起转圈。
虽然只有两场排练,但最后的表演Mia和哥哥姐姐们配合得很好。



私教课
总结了2023秋季学期的种种,我们注意到group class有个看起来不大不小的问题,就是我们每次上课的教练都在变化。这次课可能是教练A,下次教练A因为有比赛来不了,然后就要换成教练B。可能对其他小朋友来说不算什么,反正都是滑,都在玩。但对Mia小朋友来说,这种变来变去的环境是她最不喜欢的了。她是一个需要花比较长时间适应变化的小孩子。如果能给她较长的时间,她会很好的处理。但如果这个环境,特别是周围的人不断地在变化,这会让她感觉非常不安,每次都要花很久的时间去适应。
于是乎,Mia妈妈看中了在汇报表演时耐心指导的老师,主动联系想着尝试一下私教课。一方面,私教课的教练减少了额外时间去适应新环境。其次,集体课每个教练大概会同时带3-5个小朋友,所以不可能对每个小朋友那么专注。相比于其他小朋友,Mia已经有点落后,我们希望老师能给她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曼哈顿的冰场和法拉盛那边的冰场我们都咨询过,大概价格就是半个小时$50-$60的样子。选教练这个过程我们并没有太关注教练自身的成就和学生出过什么成绩,更关注的是Mia喜欢和哪位老师相处。最后Mia的教练选择了 Coach Brandon, 他特别会逗小朋友,下课时会骑着电动车,平时喜欢钓鱼。上课的时候,总会有一个袋子里装着各种小玩具估计小朋友们去拿。事实证明这个选择也是对的,Mia特别喜欢教练带她在场地上转圈圈。我开玩笑的说,不知道Mia是喜欢滑冰,还是只喜欢教练您。教练说,过一段时间我们就知道啦。

我们现在会一周去一次冰场,每周六的中午上完团体课后,教练会把她单独拧出来教导25分钟。每次滑完都是开开心心的回家,半路上累的睡着。
冰鞋
在Mia两次抱怨大拇指疼之后,我们咨询了教练决定为Mia买一双自己的冰鞋。虽然说小孩子脚长的很快,但是一双合适的冰鞋是必须有的。Mia妈妈是平足,深知冰场的鞋子不适合自己的脚型是多么的难受,像是踩着针在冰上找平衡。教练推荐我们去了 West side skate and stick in queens (需要提前预约)。在问了一圈身边滑冰的朋友后,Mia妈妈在亚马逊网站买到了专业的滑冰鞋(链接),在Mia春假的这一周,带着鞋去店里磨冰刀试鞋子。一双白白的冰刀鞋甚是可爱,想不到小孩子也是穿的有跟的冰鞋。磨刀一次约$20,每滑10个小时就要磨一次。这双入门的冰鞋是$125左右,Mia还选购了心爱的粉色手套,粉色裤袜,粉色的冰鞋套,各种颜色的滑冰袜,亮晶晶的冰鞋保护垫。这么一趟下来,也是$250叮地一声飞了。值得是Mia再也没有抱怨过冰鞋弄疼了她的脚趾头,每次开开心心的抱着自己的冰鞋包去上课。